機構爱体育- 爱体育官方网站- APP下载“跑步”入局 基金投顧打響“人才協作戰”
2025-11-05爱体育,爱体育官方网站,爱体育APP下载
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轉常規蓄勢待發,人才缺口成為一大挑戰。對此,行業正掀起一場“人才協作戰”:外部培育項目密集落地;內部人才計劃穩步推進;AI與産業鏈賦能持續提速。業內人士認為,這場“戰役”劍指人才數量與品質的雙重短板,期待培育具備“買方思維”的複合型投顧,優化投資者體驗,最終實現機構與投資者的雙贏。
10月28日,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和貓頭鷹基金研究院,攜手國信證券、國元證券、萬聯證券、山西證券等多家券商,舉行了買方投顧學院與産學研基地的揭牌簽約儀式。
近年來,隨著行業對投顧人才需求的日益提升,投顧人才培育項目不斷涌現。10月24日,西南財經大學與易方達基金合作共建的《投資顧問:理論與實踐》實務課程開班儀式舉行;由廣州投資顧問學院提出、廣東基金業協會和廣州投資顧問研究院等單位共同起草的《買方投資顧問培訓規範》也于近期對外徵求意見。
變化背後是巨大的人才需求。萬聯證券相關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,目前投顧人才缺口很大,尤其在基金投顧試點轉常規後,客戶規模或將突破1億戶,至少需要50萬名投顧人才。
“之前一位資産達3000萬元的大客戶找我們做基金配置,首先要總部投研人員給出資産配置方案,耗時一到兩天,一線投顧才能與客戶溝通。”有券商投顧人士告訴記者,但客戶需要的是及時反饋,等待容易帶來不信任與不滿,但總部有限的投顧人員很難及時滿足投顧服務的需求。
一家中小型券商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,未來公司希望讓個人客戶獲得與機構客戶同等的待遇,讓零售客戶獲得與私人財富客戶同等的待遇。為此,須建立一支能夠為客戶提供財富規劃和配置建議的專業團隊,打造在監管合規及財富結構優化背景下所需要的“通才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人才缺口不僅體現在數量上,還體現在品質上。國元證券財富管理業務總部總經理江從波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,部分投顧人員難以根除過去“賣方銷售”的思維慣性,“重投輕顧”現象依然存在,不少投顧人員過於強調基金組合的短期業績,忽略了對其投資邏輯和財富管理認知提升的重要性,也缺乏投後服務。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。
為彌補人才缺口,整個投顧行業都在努力。不僅是外部合作,機構內部人才計劃與産業鏈賦能也在積極推進,打響了一場“人才協作戰”。
萬聯證券相關人士表示,此前公司已與南方基金、盈米基金合作,上線其基金投資組合策略,積累理論和實踐經驗。
“公司高度重視基金投顧業務的準備工作,已提前組建基金投顧業務專業團隊。”江從波表示,國元證券在投顧人才培養上的投入是戰略性的,包括將買方投顧轉型列為公司的“一號工程”,實施買方投顧人才“千百工程”與“星火計劃”系列專題培訓等。
“我並不擔心投顧人員的數量會跟不上行業發展。”晨星中國董事長陳鵬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説,相信基金銷售、保險銷售等也會投身到這個新模式中。
不僅是重視人才培養,“AI+人工”的投顧模式也愈發普及。在人才有限的情況下,這為實現更好的投顧服務提供了可能性。“幫你投”相關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,AI能基於客戶的操作變化,結合大模型對用戶行為進行更精準的分析與推理,為進一步的個性化服務賦能。
尋求産業鏈賦能也是解決人才問題的一個選項。以貓頭鷹基金研究院為例,經過8年研發,依託基金經理、IT等約30人的複合型團隊,該機構完成了賬戶診斷自動化、基金診斷調優一鍵化,助力投顧優化資産配置。“這能在人才數量、品質不足的情況下,增加投顧服務客戶的半徑與水準,提升客戶基金賬戶的體驗。”貓頭鷹基金研究院董事長彭莉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。
近年來,中國證監會多次提及“試點轉常規”。比如,今年2月發佈的《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實施意見》提到,完善投資顧問制度規則,推動公募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轉常規,探索構建行業執業標準,培育壯大人才隊伍,有序擴大可投産品範圍;10月發佈的《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優化工作方案》提到,允許境內專業持牌機構為外資提供投資顧問服務。業內人士認為,投顧服務有利於提升投資者持有體驗,被賦予了重要的行業使命。
國元證券認為,試點轉常規將打開三大增量空間:收入模式從“交易費”到“管理費”的增量;客戶資産從“流量”到“留量”的增量;品牌價值從“銷售服務”到“財富管家”的增量。
投顧機構和投資者有望迎來“雙贏”。有大型券商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,發力投顧服務,不僅有利於投資者,也能為公司帶來效益。以該公司的買方投顧實踐來看,對比2023年末,買方角色的轉變已為其帶來逾200億元的規模增量。
行業正在呼喚更規範的人才生態。江從波表示,基金投顧轉常規後,行業對兼具宏觀視野、客戶洞察與配置素養的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將激增。各方應形成合力,構建可持續的“培養、認證、發展、激勵”的人才生態。
易方達財富解決方案部總經理宋灝建議:建立統一的基金投顧從業人員資格認證體系和分級標準,明確基金投資顧問的準入、管理及退出機制;推動打造科學全面的基金投資顧問培訓專業課程體系,讓高水準人才成為“主力軍”,以迎接基金投顧轉常規後的發展需求。
免責聲明: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,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,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。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,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,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、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。
凡本網站註明“來源:中國網財經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
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: 86-10-88828000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號
關於我們 法律顧問: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外宣服務與廣告服務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舉報流程


